联系电话
什么是「轮状病毒」?
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。成熟的病毒颗粒直径为65-75nm,无囊膜,在电镜下呈车轮状,轮状病毒由此得名。
轮状病毒的宿主范围十分广泛,包括人、牛、猪、马、兔、狗、猫等多种动物。
根据我国1979年至2005年报道的轮状病毒感染病例数据显示,我国总体上流行株以G1血清型为主,2001年以后则以G3型为主。之前罕见的G9型在各个国家也逐渐开始流行。
感染症状
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影响小肠绒毛顶端的成熟肠细胞。这些细胞的破坏会降低绒毛的吸收能力,从而导致腹泻。
轮状病毒的病程一般为3-9天。感染轮状病毒后,通常有以下表现:水样腹泻伴有低热、呕吐、哭闹、低热等症状。另外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、电解质紊乱、休克,严重者可在数小时内恶化或导致死亡。
并发症
研究证实轮状病毒感染可引发全身多系统损害,轮状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肠道感染的腹泻,而且可以累及呼吸系统、循环系统、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消化系统等损害。
易感人群
轮状病毒易感人群为6-24月龄儿童,几乎世界上每个大约五岁的小孩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至少一次。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2013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,约22万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,占所有腹泻致死原因的37%。2013年中国范围内五岁以下死亡儿童约23.6万例,其中3191例死于轮状病毒感染。
护理方式
通过酒精等普通消毒剂消毒、煮沸可使轮状病毒迅速死亡,所以婴幼儿的食具(奶瓶、勺)用前需开水洗烫,衣被、玩具等要勤换洗、勤消毒,不要吃手。
如何「预防」轮状病毒?
疫苗作用佳
轮状病毒也被称为“民主病毒”,因为病毒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相近,就算在卫生标准严格的场所,轮状病毒依然具有高感染率,故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不能预防轮状病毒感染。
人在一生中会反复接触到轮状病毒,但在儿童早期感染病毒或接种疫苗后,绝大多数感染是轻微或无症状的。目前感染此病毒尚无特效治疗手段,一般采用补水、补盐等被动治疗方式。
世界卫生组织、ACIP等权威组织机构建议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经济、有效的措施。研究数据表明
疫苗接种程序
轮状病毒疫苗是一种口服制剂,用量为每人一次口服3ml,两月龄—3岁婴幼儿应每年服一次。
注意: 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,包括辅料和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禁用;患急性疾病、严重慢性疾病、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禁用;免疫缺陷、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禁用。
联系电话